二十大時光之專精特新企業說丨利通科技趙洪亮:要把“圍繞內需高質量創新發展”植入企業發展戰略
十八年風雨滄桑創業路,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利通科技從一間名不見經傳的鄉村小廠成為了一家國際性的上市企業,深刻詮釋了開拓進取、勇攀高峰的利通精神。十八載征程跋涉鑄輝煌,利通科技以國家戰略性需求為導向推進科技創新,實現從彎道超車的模仿(從1到N)向換道超車的原創研發(從0到1)轉型,榮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闖出了屬于利通人從“陪跑”、“并跑”到“領跑”的突圍之路。
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際,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利通科技黨支部書記、董事長趙洪亮接受采訪,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內容,詳細談論了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的深切體會及企業未來的發展規劃。
以下內容轉自頂端科創。
10月16日上午,我早早打開電腦,期盼著黨的二十大盛大開幕,仔細聆聽習近平總書記作二十大報告。
作為一家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我尤其關心黨在未來對企業的指導——堅持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毫不動搖鼓勵和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強國。
總書記提到的對非公有制經濟的鼓勵與支持,對發展實體經濟的重視,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利通科技將合理規劃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經營目標與戰略布局,力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為國家和社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回想過往十八年,利通從模仿、消化、吸收到穩定、提升、創新,發展模式發生了巨變;從剛剛跨過生存線的小企業,一路走進北交所,成為A股上市公司,企業實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發展離不開黨和政府的支持:研發補貼、加計扣除、三大改造、降低稅費、產業引導......
我深知,不是我們能力強、本事大,也不只是我們能吃苦、勤勞動,而是優異的營商環境、黨的惠企政策,造就了我們今天的發展成果。
過去十年,就我們行業而言,已然由增量市場進入到存量市場,圍繞著企業未來發展,二十大的召開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打開了思路。我也更加篤定:利通科技將把圍繞內需高質量創新發展植入企業發展戰略,以原創思維強勢進軍并傲立于國際企業之林,實現企業高速、高效、高質量發展。
在奮進的道路上,無論風高浪急,抑或刀山火海,利通科技將始終堅持發揚艱苦斗爭精神,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把企業做強、做大,成為國際知名、國內領先企業,惠及利通人,回饋這個偉大的時代。